“多喝熱水”是指多少度的水?忠告:溫度過高,等于自找麻煩
各位小仙女們,有沒有遭受過來自直男的關懷暴擊:多喝熱水!
感冒了,多喝熱水!痛經了,多喝熱水!
熱水似乎已經成了萬能保健品,只要是身體有不舒服,喝熱水就能緩解。
水的確是生命之源,一個健康的成年人,體內水分就占據了體重的70%左右!我們每日攝入的水分,不僅是為了滿足身體需求,同時多余的水還參與了機體代謝,尿液生成就離不開水,代謝廢物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,所以多喝熱水對身體確實有好處。
但是,這個“熱水”,究竟在多少度才合適呢?
很多人對熱水的定義,就是剛燒開后的水,認為只有開水才能促進血液循環,讓身體大量出汗。但殊不知,在口腔、食道以及胃部的表面上,都覆蓋著非常柔軟的黏膜,它們對溫度的接受能力十分有限,一般情況下,黏膜的溫度多維持在36.5~37.2℃左右;
而黏膜最能接受的溫度上限,也僅僅是60℃!所以,從科學角度來看,最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~40℃之間。如果大量進食溫度超過了60℃以上,嬌嫩的黏膜就會被食物燙傷!
不過,好在黏膜周圍布滿了豐富的血管,血液循環相對良好。所以,即便是黏膜組織受傷,也能快速的脫落、增生和修復,所以偶爾吃一次燙食,并不會對機體造成過大影響!
但是,對于經常吃燙食、喝熱水的人來說,情況可就非常糟糕了!
黏膜在不斷的熱刺激之下,就會在損傷、修復中來回徘徊,黏膜不停的增生增厚,自身對熱刺激的反應也會逐漸降低,讓燙食愛好者陷入了惡性循環中。而且,食道黏膜的神經反射相對遲鈍,往往是受傷了也沒有疼痛信號;
所以大腦會錯誤的認為:黏膜非常健康,讓高溫來得更猛烈些吧!
然而,黏膜在日復一日的損傷中,就會逐漸發展為炎癥,這包括了食道炎、慢性胃炎等。除了黏膜之外,牙齦對燙水的意見也很大,食物太燙牙齦就容易被燙傷,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牙齦潰瘍、牙本質過敏,從而形成過敏性牙痛;
而且,最為可怕的是,黏膜在傷害-增生-修復的過程中,細胞分裂會逐漸產生一些壞分子,也就是形態、DNA結構異常的細胞,當這些細胞到了一定數量,且沒有被免疫系統識別時,“癌”就可能隨之出現,并在身體能扎根;
無論是發生在食管,還是胃內的癌變,早期往往都難以被患者察覺,甚至是沒有任何異常。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現了疼痛、吞咽困難等癥狀時,才到醫院進行檢查,最終被確診為了癌變!誰能想到,一開始僅僅就是因為自己愛吃燙食,留給了癌癥可乘之機呢?
所以,這個“多喝熱水”的說法并不準確,確切的說應該是多喝溫水,當水晾涼至40℃以下時,才是最適合飲用的溫度。除此以外,大家在平時也應避免吃滾燙的火鍋、麻辣燙、面條一類,以免造成黏膜燙傷。
- 標簽:斯卡薩的冰息之刃
- 編輯:程成
- 相關文章
-
腎病是“作”出來的,醫生勸告:45歲過后,這3件事盡量少做
人與生俱來就擁有兩個腎臟,他們一左一右的分布在腰椎兩側,共同為人體生成尿液、清除體內的毒素以…
- 為什么血管會堵???醫生直言:原因無非4個,少碰才好!
- 大腸開始癌變時,“便便”會有3種表現,排便時,要多留心一下
- 體內有癌,胸背會露出3個“破綻”,發現1個,也別掉以輕心
- 飯后有4個“減壽”事,吸煙上榜,最后一個,很多人都大意了
- 哪些人群是肝癌的“候選人”?醫生:這5個特點請對號入座!
- 胰腺炎并非善類!經常喝酒的人,請留意這4種異常癥狀!
- 保護腎臟,日常要做好這4點,或遠離慢性腎病,需了解
- 女性35歲后,不妨多吃4種食物,是雌激素的“補給站”,預防早衰
- 醫生:肺癌“上門”,通常有4個暗號,若你提早發現,或許還有救
- 預防高血壓發作,牢記:吃飯2堅持,晚上3不要,血壓或更穩